3DM游戏网 前天
《潜行者2:切尔诺贝利之心》评测8.9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BUG 多到有一代风味。

就像遍布异常点的禁区本身,《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是一款让人捉摸不透的游戏。它危机四伏、BUG 丛生,处处与玩家钩心斗角,同时又有一种野性难驯的致命魅力。你会深深厌恶这款游戏,同时又在不经意间被它的残酷特质所吸引。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你再无任何回旋的余地,要么敬而远之,要么选择与游戏达成和解——无论是从剧情上,还是从玩法上。

在某些方面,《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和《龙之信条 2》非常类似,它们都是系统失控的怪异产物。切尔诺贝利禁区的生态变幻莫测,天气系统、AI 系统、资源系统间的强烈化学反应,让每一次探索都显得异常生动。你永远无法预见,自己会因为什么样的理由死去。也许是死在一个雷电交加的雨夜,也许是死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也许是被变异生物的獠牙撕碎,也许是被看不见的核辐射烧焦。

这套围绕禁区本身所打造的独特生态,是《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的绝对核心。

如果你觉得现代化的工业开放世界很无聊,所有玩法都是肉眼可见的进度条和待办事项,那么我建议你试试这部作品。它会让你明白,为什么厂商会无微不至地服务玩家,在地图上加上密集的传送点,让敌人变成睁眼瞎的弱智,把游戏世界打造成一个巨大的观光游乐园——因为不这么做,就很容易导向《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它会让绝大多数的玩家感到即刻的沮丧。

更可怕的是,当你深入游玩游戏后,这种沮丧感也不会消失,它要么变成沉浸感的一部分,要么就变成退款和憎恨的燃料。总之,游戏不会惯着你,它有属于自己的规则。在这一点上,《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与它的前作一脉相承,整体气质上别无二致,只不过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它的一部分外在表现发生了质的进步。

拟真的高规格声画表现,是《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沉浸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剧烈变幻的光照和天气,不仅时刻改变着游戏的整体环境氛围,而且也会对实际的游玩体验产生影响。出于禁区本身的设定,本作的天气系统比较极端,很多诸如雷暴、大风的恶劣天气,会极大地冲击,甚至压迫玩家的视听体验。在糟糕的可见度和狂暴的环境音效下,战斗会变得异常困难。

即便视听体验非常壮观,我仍然会主动避开恶劣天气,选择在天朗气清的白天去执行那些长线的困难任务,或者在遭遇恶劣天气时去附近的建筑物避雨。如果时间紧任务重,我也会尽量待在视野开阔的主干道,否则就算能完成任务,也极有可能死在某个犄角旮旯的小水沟里。最最不济的状况下,你甚至可能被雷劈死——没错,这游戏的雷暴是有实体伤害判定的,不完全是视觉效果。

游戏里还有一个沿用自《潜行者:晴空》的 " 大喷发 " 机制。这是一种非常致命的极端异常天气,人类在大喷发期间的户外暴露几秒钟就会死亡。本地电台的频率会持续监控大喷发的时间,提醒附近潜行者尽快寻找坚固的封闭掩体进行躲避。就像其他天气一样,大喷发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算你在做主线任务,也有可能遇到大喷发。此时,你唯一的任务目标就是活下去,别的事都可以往后靠靠。

我玩过非常多有实时天气系统的开放世界游戏,但在沉浸感上都不及《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来得强。不仅是出于恶劣天气自身所蕴含的狂暴自然之美,在烤着篝火的屋子或地下室里遮风避雨,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有一种奇妙的生活感,就好像一个暴雨如注的夏日午后,窝在舒适的小房间里,看着窗外肆虐发疯的景象,做点自己想做的事,等待雨过天晴,阳光穿刺云层,慢慢回归大地。

有时候,你会在掩体里遇到其他匆匆忙忙的潜行者。有些人是朋友,你可以把不需要的酒水小零食卖给他们,有些人一见面先送你几颗子弹,然后不客气地从你背包里掏晚餐。这些并不是固定触发的脚本,而是天气系统和 AI 系统的交叉反应,其结果往往不可控。比如,去肃清一间被强盗盘踞的废旧工厂,如果这时发生了大喷发,那你最好是带了霰弹枪和重甲,因为接下来你就要跟强盗挤一间屋子了。

GSC Game World 管《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的 AI 系统叫 A-Life 2.0。游戏里的所有 NPC 和敌人 AI 都有很大的随机性,不同的势力之间会发生火并,变异生物会狩猎其他物种。AI 的行动逻辑和玩家无关,只是会按一定的活动范围刷新在玩家身边。它们会自己行动,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打猎、巡逻、火并。你可以选择渔翁得利,也可以选择视而不见,平衡其中的风险和收益。

当然,如果那个背着一背包垃圾、被野狗团团围住的可怜虫是你,那你最好也不要期望会有英雄降临——毕竟,禁区是弱肉强食的。不过反过来,我也确实在弹尽粮绝的绝望时刻,被附近基地的巡逻队搭过一把手。虽然就那么一两次,但这种绝处逢生的体验,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下次再翻路边阵亡士兵的口袋时,也不免多了几分愧疚感。当这种简单的随机遭遇达到一定密度后,本作的开放世界也就充实了起来。

有时,你可以利用这种 AI 间的交互生态,把难缠的敌人引到一起,然后坐山观虎斗。和其他游戏不同,《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中的敌人不会集中针对玩家,而是优先处理当下最大的威胁,除非逼不得已,否则它们不会对玩家出手。我曾经利用这项机制双杀过游戏里最强大的两种变异生物,如果只是一对一的话,也许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除了和天气、势力有关外,禁区的各种异常点,也会跟 AI 行为产生交集。异常点是禁区里的各种超自然灾害现象,会以重力漩涡、球状闪电、火焰、气旋等形式,影响靠近的物体。你可以利用这些异常点或特异点来对抗敌人,尤其是没有智力的变异野兽群。哪怕只是变异的盲犬,成群结队之后也非常致命,它们会从各个方向朝你迂回,利用数量和机动优势不停骚扰玩家。

由于本作的主角斯基夫只是个普通的战场老兵,做不了各种飞身滑铲、秒换弹夹的超人动作,所以对群战斗往往是凶多吉少。如果遇到视野不好的恶劣天气和恶劣地形,就只能铤而走险,主动闯进遍布异常点的危险区域,利用禁区的爪牙来杀死同样危险的敌人。当然,一些异常点也有可能吸引其他潜行者,这时就会演变成三方大战,要不要浪费弹药就看玩家自己的选择了。

当然,A-Life 2.0 系统肯定没有听起来那么美好。这种 AI 互斗的情形在老式的欧洲 RPG 里十分常见,而新时代开放世界游戏几乎不做这种设计——如果做了,也是做成一个类似大战场对抗的单独玩法,很少像《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这样做成基础的底层逻辑。因为,这种非固定脚本的 AI 行为无疑是个 BUG 温床,而且很容易被有心的玩家滥用。

《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的 NPC 行为也经常难以捉摸,它们可能会因为各种稀奇古怪的原因和你敌对,或者把自己刷新在一些奇怪的位置上,而且每一次的状况都有些许不同,让人防不胜防。我不止一次遇到过任务 NPC 突然敌对的情况,而本作的 NPC 又都能杀死,且杀死它们在严格意义上也不算任务失败,为此我必须经常读档来防止可能的剐蹭,确保这些脆弱易怒的电子生命体不被轻易冒犯。

这导致整个游戏处于一种近乎失控的松散状态,一些任务会莫名其妙地中断或失败,哪怕在提前评测的过程中,游戏依然在一刻不停地更新补丁,修复各种大大小小的 AI 和任务 BUG。不夸张地说,我玩到的《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只比《赛博朋克 2077》的首发状况好那么一点点,各种图形和光影 BUG 层出不穷……但本作的体验却比后者要好得多,这和游戏更加松散的结构特征有关,算是一种形意合一。

就像一篇散文,哪怕它的结构很松散,但只要传达出主旨和意气就行。《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的题眼是很纯粹的,就是让玩家置身一个不近人情的游戏世界。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它会逼迫你做出取舍,你会因此失去很多东西,但你的获得也会更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最鲜艳耀眼的东西,往往也是最危险致命的,本作的整个玩法循环就建立于此。

在《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里,玩家始终挣扎在生存和冒险的边缘。你会被危险的异常点和其中的超自然体所吸引,它们能让你抵抗辐射、电流和高温,增强你的力量,让你的伤口快速愈合……最重要的是,超自然体相当值钱。你可以直接佩戴它们,或把它们高价卖掉。但探索异常点的过程往往困难重重,且超自然体本身就是辐射源,如果直接佩戴可能把自己烧死。

搜刮和囤积在本作中也是非常低效的行为。超重导致的耐力和速度惩罚只是表面上的限制,真正让仓鼠玩家难以克服的,是武器和服装的保养维修。游戏里的装备修理费高得离谱,尤其是升级过各种组件的装备,维修的性价比要远远低于现买一把新的制式白板。但如果你不修的话,破烂的枪械又会频繁卡壳,在关键的时刻哑火,让你如鲠在喉,甚至直接当场暴毙。

如果不希望辛苦赚来的信用点付诸东流,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提前做好规划,只打有必要的仗,只冒有必要的险,只拿最低限度的主要武器和补给物资,减轻你的行囊,保持最高的机动性,为高价值战利品留出最大的空间,这样才能让探索的利益最大化。否则你会发现,辛苦从战场上运来的破枪,在商店里只能顶几顿饭钱,因为禁区里的枪和子弹比下水道的老鼠还多。而你辛苦升级过的一身好货,被弄得千疮百孔,光修理费就耗光了你的所有进账,还得倒欠师傅八百。更何况,背一身破烂的你,很可能根本就走不回营地。

充分理解游戏的资源逻辑后,我开始用 " 更少 " 去博取 " 更多 ",也开始主动去消耗那些相对更加充裕的资源,比如恢复耐力值的能量饮料。和绝大多数游戏不同,在《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里,你一定会消耗大量的 " 消耗品 "。如果不是那口救命的饮料或者绷带,你很可能会直接死在路上。与其说它们是消耗品,不如说更像某种战术充能道具,只不过它们会占用你宝贵的背包空间。

当资源管理和游戏的随机 AI、天气系统互相影响时,情况又会发生变化。有时候," 更少 " 反而会变成一种危险的贪婪。你想要获得更多,所以投入才变少,但如果连续遭遇硬仗,你的 " 更少 " 就会干脆变成没有。其中并不存在一个平衡的最优解,每次都要根据探索距离和可能的任务目标来调整背包空间,为一场场凶险的旅程做好充足的准备。正是这种延续自初代的生存压力,启发了很多后来的拟真射击游戏。

当然,这种偏写实的设计理念注定是小众的。《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做了非常多的写实细节,像是各种枪械的快速装弹动作,比如第一发霰弹的抛壳窗装弹、AK 的反手扳机,但这些动辄 3、4 秒的动作,在激烈的枪战中显得非常笨拙无力。枪械虽然可以改装提高性能,但巨大的后坐力和受击畏缩,会让你无力面对成批的敌人。

总而言之,本作的射击体验与 " 爽快 " 基本绝缘。更多时候,正面枪战只是一种不得已的自保手段。事后,你还要为一时的冲动付出巨量的修理费用。

当然,你也可以主打潜行暗杀。只不过,游戏的潜行玩法虽然很有氛围感,但完全随机的 AI 巡逻范围,会让玩家很难一直专注潜行。一旦需要移动,灯光监测的 AI 机制又会限制你的光源,导致黑夜里的玩家视觉比敌人清晰不了多少。再加上极端天气和黑夜本来就不适合安全移动,更是让潜行变得充满风险。

相比之下,规避敌人的巡逻视野,直接和危险擦肩而过,永远是最好的选择。正好对应了 " 潜行者 "(S.T.A.L.K.E.R.)的游戏主题。

本作的这种独特气质,也是我用来区分个性化作品和低设计烂作的主要标准。游戏并不是越严丝合缝、正反馈越稳定就越好,根据具体的实现目标,它可以降低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摆脱公式化的审美疲劳,也给予玩家更多的想象空间。一个完全可控的开放世界,势必会让你感到空虚;一个和你作对的开放世界,至少能让你感到痛苦——而有些人,会把这种痛苦看作克服困难的核心地基。

正好,《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的故事主旨也和这个设计理念有所重合。与其说禁区里的人都各怀鬼胎,不如说他们是被大世界遗忘的弃子,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真正追求人生的意义。哪怕禁区的生活朝不保夕,但仍然有人热衷于和危险朝夕相处,因为一旦离开,他们往往什么都不是。而当有人企图控制禁区,把它变成一个稳定产出异常能源的农场时,就必将招致傲慢的代价。

不过,目前我还没有打完《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剧情方面没有太多可以解读的空间。只知道,本作的时间线在《潜行者:晴空》与《潜行者:切尔诺贝利的阴影》之后,很多旧有的组织仍然留在禁区,包括责任、自由,还有被解放的秘碑(黑石)守卫。一些老朋友,比如刀疤和机灵鬼,会在主线剧情里出场……但我觉得大多数玩家应该都记不得了,毕竟已经过去了 15 年。

游戏的内容量非常大,地表面积达到了 60 平方公里,也有海量的枪械和改装组件。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奇异的超自然现象,有会 " 呼吸 " 的重力水球,有会让人梦游的罂粟田,嗡嗡响的球状闪电在夜里划出鬼火。就像开头说的那样,禁区是一个散发着致命吸引力的地方,人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到这片土地,给自己一个努力活着的理由。

急忙打完《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无疑会减少它的乐趣,我也很难用进度条来形容它的具体流程,也不知道它会导向怎样的结局,或哪些结局。在这个游戏里,甚至都找到不到严格的正义和邪恶,我只知道我一直很迷茫,所有人都拿潜行者当成自己的棋子,大家都只在乎眼前的利益。

那么自然也就没有需要打倒的反派,本作的 " 准反派 " 只是群一点都不浪漫的唯物主义者,企图用科技进步来 " 解放 " 禁区的科学家和资本家。这些人干的坏事加起来,还没我自己一个人干得多。

最牛逼的是,这游戏让我在每一次背叛组织的关键时刻都毫无负罪感。剧情总是能给到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理由,让我觉得自己是在做对的事,或者符合自己利益的事,而不是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的大义,然后……然后事情就变得更糟糕了,这也和前作的核心主旨一样——求助幻象,幻象就会留下实现愿望的猴爪。

为什么?为什么斯拉夫人创作的东西里,总是没有好事发生呢?

3DM评分:8.9

优点

新技术加持下的微妙禁区生态

失控且独特的世界交互

利用率极高的资源循环

令人信服的剧情抉择

整体的现实主义氛围

不足

灾难级的 BUG 数量

写实题材带来的手感问题

呆板的射击战斗体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潜行者 弱智 生物 核辐射 ai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