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One 16小时前
一年花10万旅行,老年人玩出万亿市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文 | 定焦 One(dingjiaoone),特约作者 | 诗齐,编辑 | 魏佳

" 有没有深度游、康养性质的团?不要大巴上有推销的 ……" 最近,65 岁的张丽娟发现家附近新开了一家旅行社,连忙进门上前询问。在她身后,店里摆放着云南双飞 6 天特惠路线、广东双月湾双飞 8 天套餐等海报,折射出中国 3 亿多老年人(60 岁以上)释放出的旅游新活力。

当年轻人还在为 " 特种兵旅行 " 精打细算时,一群银发族正在用退休金重构旅游市场:超 60% 的中老年人每年至少旅游 1 次,部分高收入群体多次出行。有数据显示,2024 年中老年旅游订单增速超大盘 7 个百分点。这个曾被贴上 " 低价游 " 标签的群体,如今正把万元级定制游买成爆款。

从挤满 50 人的观光大巴到 6-8 人精品小团,从打卡式旅游到沉浸式康养,老年人的旅行方式已经从单一的跟团游变成了半自由行、自由行、深度游等,这也对旅游链条上的服务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是一个万亿级市场,线上线下的旅游企业都在使出浑身解数,除了推出更加适合老年人的路线之外,还在健康保障、无障碍出行、科技元素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多位从业者指出,未来银发族旅游将会呈现三大趋势:从 " 大众游 " 转向 " 精准服务 ",针对特定群体开发对应的旅游套餐;产业链整合,例如,旅游 + 养老 + 医疗的跨界合作;用科技赋能提升体验,适老化科技将会是旅游途中的加分项,如利用一键呼叫、VR 预览、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提升体验。

对于老年人来说,旅游不仅是玩乐,更是对健康、社交、自我实现等需求的综合满足。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推进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这一群体的旅游需求将持续增长,推动旅游行业向更精细化、适老化的方向发展。

老年人旅游,比年轻人还会玩

家住北京东四环的张丽娟吃完晚饭遛弯时,发现附近新开了一家旅行社。

" 有没有适合深度游的康养路线?能不能半跟团、半自由行?北京郊区像密云、怀柔那样的一日游有吗?我们先试试你们家的服务质量。另外,大巴上不会推销吧?我们可不想一路听广告 ……" 一连串问题抛出来,工作人员应接不暇。

张丽娟夫妇是资深 " 驴友 ",退休后,他们把一大半精力都放在旅游上了。" 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崇礼、北戴河离北京近,夏天还蚊子少,我们几乎年年都去待一阵儿。"

五六年前,他们俩常在途牛、驴妈妈等互联网平台上报团,选择跟团游。随着经验增加,他们开始半自由行。

张丽娟分享了他们的经历," 我们最多就是跟团出去,参加前几天的行程,但不跟着团回来。我们会在一个地方深度玩半个月到 20 天,自己做攻略,等玩好了再告诉旅行社回程日期,让他们帮忙订车票。"

每次,张丽娟夫妇会回家休整一段时间,再开启新一次旅程,一般一年至少去三四个地方。他们的日常开销除了吃饭,几乎都花在旅游上。

" 少的时候一年三五万,多的时候有十几万,如果加上出国玩,花费就高了。" 他们更青睐深度自由行,认为这种方式不仅能充分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也不会太累。去过的地方里,他们比较满意的是贵州、江苏、湖北恩施等地。

谈到报团,张丽娟的经验是价格和服务成正比," 尤其是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好选高端一点的团。便宜的团虽然不一定有强迫购物,但导游说几句好话,我们这些老年人往往不好意思不买点东西,到头来还是不划算。" 她建议,报团前一定要把行程问清楚,尤其是有没有购物环节。

老年人的旅游热情,有时候比年轻人还疯狂。

63 岁的柳云飞退休后一直在和老伴自驾游,他们曾经从北京自驾到西双版纳过冬,开春后又自驾到三亚,休整一段时间后回到云南,自驾去了西藏。他们的计划是,趁着现在身体还行,重点游览西北高原和沙漠等第一二级阶梯地区,等年龄更大些以后,再游览海拔更低的第三阶梯地区。

他们已经三次进藏:一次跟团,两次自驾。最后一次自驾进藏时,他们历时 26 天,途经平均海拔 4500 米以上的姜塘无人区,行驶 6700 多公里,完成了西藏大环线游。

湖北的退休老人秋月更偏爱 " 避暑式旅行 "。去年夏天,她和家人在四川光雾山待了一个多月,前年和大前年,则是分别在贵州遵义桐梓县和湖北神农架度避暑。在这样的深度游中,秋月会选择长租民宿作为落脚点,再自驾去周边的景点短途游,每次玩三四天再回来休整。

" 我会随身带着电饭锅,万一吃不惯当地的菜,还能自己做饭。" 在她看来,这种旅行方式既能躲避高温,又能有充分的时间体验当地特色,一举两得。

老年人热衷旅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他们的生理、心理需求相关,也与社会环境和生活阶段的变化有关。许多老年人在青壮年时期因工作、家庭责任或经济压力,无法随心所欲地旅行,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和积蓄,他们更愿意通过旅游来弥补曾经的缺憾,同时探索新事物,满足内心的好奇与向往。

随着消费观念升级,现代老年人更注重生活品质,旅游不再被视为奢侈,而是一种 " 享受型 " 的生活方式。另外,短视频等新兴渠道降低了获取信息的门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出行意愿。

线上线下," 抢夺 " 老年人

种种因素作用之下,曾经被视为 " 只会报低价团 " 的老年人,正在成为旅游行业的顶流。

多家 OTA(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印证着银发族的爆发力。

携程数据显示,2024 年,银发人群出游订单同比 2023 年增长超 22%,显著高于大盘。同时,31% 的银发人群出游频次是 2019 年的 2 倍。今年进入 3 月以来,南京、苏州、无锡和武汉这些热门赏花踏青目的地,来自 50 岁及以上人群的订单量均增长超 20%。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4 年各地银发族旅游团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近 5 成,60 岁以上银发族更是成为冬季 " 避寒游 " 的核心客群。

从线下旅行社到线上 OTA 平台,都在试图抓住老年人这一 " 黄金客群 "。

张丽娟咨询的线下旅行社,正是最近新开的店。门店工作人员小郑表示,他们公司在全国有 1000 多家门店,正在拓展业务。据他介绍,他们的国内跟团游套餐主要面向老年人,门店最近的热门路线有云南双飞 6 天特惠路线 2980 元,广东双月湾 3980 元八天双飞套餐。

针对老年人客户,他们推出了各种价位和行程搭配的团,包括纯玩团(无购物)、散拼团(全国各地的游客拼在一起)、独立成团(不混团)、康养团(以养生为主)等。

小郑表示,中老年人一般不喜欢太折腾,旅行社会尽量安排 " 住定不挪窝 + 慢节奏 " 线路,比如住在固定的酒店,优先选择一些度假村类型的酒店,支持半天玩、半天休息。

在出游时间上,老年人更倾向于淡季和非节假日。小郑介绍,这样不仅人少,价钱也便宜得多。" 拿最近来说,四五月份价格相对较低,到了六月,高考结束后价格会涨一点,中考完还会再涨一点,等进入暑假,旅游就正式进入旺季了,去哪里都会人多且价格贵。中老年人时间自由,没必要凑那个热闹。"

除了这家旅行社,其他旅行社也纷纷推出针对老年人的专项服务。比如中国国旅的 " 金色福寿 " 老年专列,配备随车医生,还开发了无障碍旅游线路,让坐轮椅的老人也能轻松出游。春秋旅行社推出了面向 60-80 岁银发群体的专属旅游产品,提供 " 一团三导 " 游学服务,即一个团队配备三名导游,确保老人在途中得到更细致的照顾和服务。

各大互联网平台也在充分挖掘银发族这个 " 富矿 "。

携程 2024 年推出了专注银发人群的品牌——携程老友会。截至 2024 年年底,携程老友会已上线各类旅游产品超 7000 条,还推出亲情卡功能,可实现子女一键绑定即可帮长辈代订专享行程,行程直接同步给长辈。

同样地,为了赶上银发经济的势头,同程旅行布局康养赛道,于 2024 年 6 月成立了康养研究院。同程旅行与黄山市签署了目的地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了大黄山核心高地(黄山市)康养旅居酒店共同成长计划。

途牛旅游有 " 老玩童 " 老年游品牌,配备 24 小时应急响应,开发 " 子女代订 " 功能(支持远程为父母下单),与康复医院合作开发术后疗养游。民宿预订平台 Airbnb 上线 " 银发友好 " 房源认证,配备防滑地板、急救包等。

这些平台通过产品设计、服务优化和技术改造等措施,不断完善着老年游客在数字化操作、健康保障、社交等方面的需求,让他们的旅行更便捷、更安心。

多位老年人也感慨,如今出行确实方便多了,订票、打车、预订民宿、租借讲解仪或轮椅都很简单。

老年旅游,未来还能怎么玩?

银发人群正成为旅游市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如何把握这一机遇,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受访者普遍认为,银发族的旅游消费呈现出一些共同特点。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从历史数据来看,一线城市的老年游客规模相对更大,整体的出游频次和客单水平相对更高。同时,二三线城市,甚至是乡村的老年游客规模增速非常快,不仅仅是城镇退休老人有较强的旅游需求,现在很多农村老人的旅游消费意识也越来越积极。

从目的地来看,老年游客相对更青睐经典线路,比如大西北的陕甘宁、内蒙古、新疆等,一条线下来能串起十几个目的地和热门景点。南方的云贵川,比如经典的桂林 - 阳朔 - 丽江 - 昆明 - 大理一线也很受欢迎。

另外,老年人的出行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季主要去贵州、东北、江西等经典避暑目的地,冬季则是前往海南等避寒。此外,65 后的 " 新生代银发族 " 能够熟练地使用短视频平台,受社交媒体影响较大,也会选择一些网红目的地,比如重庆、长沙等等。

在预订习惯上,老年人相对更倾向于在家门口的旅游门店,通过熟悉的旅游顾问选购旅游产品。经常出游的老年人会形成一个小规模的社群,每年在特定的季节一起出游。在产品偏好方面,主流的老年游产品目前仍然是大团模式的跟团游,包括出发地跟团和目的地跟团。不过,现在随着供给的多样化,越来越多老年游客也开始选择小包团和定制团产品。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部主任、旅游学者杨劲松表示,老年旅游已不再是简单的 " 夕阳红观光 ",而是一场充满活力的 " 银发革命 "。新一代老年游客健康水平更高、消费能力更强,拒绝被贴上 " 老人 " 标签," 老年 " 定义本身被打破,六七十岁的 " 老青年 " 越来越多,随着科技平权加速,代际共享旅游会越来越多。

他指出,中老年旅游市场目前仍存在一些难题待解。例如年龄分级,需要处理好旅游的 " 年龄歧视 ",比如 70-75 岁以及以上的游客报团困难;需要解决适老化刚需问题,对交通、住宿等进行适老化改造;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旅游度假满足社交需求。

不过,他相信,在目前当前提振消费的大背景下,这一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 有政策红利、技术赋能和商业模式创新,银发族旅游是数以万亿级的市场。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将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机会。" 杨劲松说。

根据多位受访者的说法,银发族旅游的未来趋势之一是从 " 大众游 " 转向 " 精准服务 " 升级,针对不同健康状态、兴趣的定制产品,如开发红色旅游、知青游、故乡寻根等怀旧主题游。

有在线旅游平台表示,未来将注重产品多样化及个性化,通过康养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银发列车、旅居等来承接银发群体的慢游需求,还会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因素,为他们量身定制旅游线路和服务。

另一个趋势是产业链整合,例如,旅游 + 养老 + 医疗 + 保险的跨界合作。

养生、健康已成为银发族旅游的重要需求,旅游 + 康养模式极具吸引力,比如温泉疗养、森林氧吧、中医理疗等健康主题游。开发 " 康养度假村 "" 长寿之乡游 " 等产品,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 " 旅游 + 健康管理 " 服务,也将是旅游企业的方向。

第三大方向是科技赋能。适老化科技将会是旅游途中的加分项,如利用语音导览、一键呼叫、VR 预览、AI 导游、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提升体验。

可以预见,未来的银发旅游市场将更加细分、多元,旅游企业也将围绕老年游客的需求,进一步丰富产品及服务供给,如银发人群喜欢的摄影、研学等主题游、深度游,并在行程安排、接待服务等维度实现升级,这将进一步释放银发人群的消费潜力。

*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丽娟、小郑、柳云飞、秋月为化名。本文为特约作者投稿,如有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丽娟 养老 银发族 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