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与主持人积极互动
非遗作品展吸引孩子驻足观赏
参赛者展示自己制作的剪纸作品
3 月 30 日,兰州市博物馆 " 春和清明 · 汉服逸韵绘芳华 " 主题系列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融合了非遗技艺、传统游戏与汉服文化,吸引众多市民积极参与,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上午 9:30," 我们的节日 · 清明 " 社教课程在青少年研学活动中心开课,主持人首先详细介绍了清明节习俗。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英雄故事,激励青少年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兰州市博物馆馆长李周明告诉记者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我们因地制宜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缅怀先烈、传承英烈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紧随其后的《古人的精致衣装》研学课上,老师详细解析了古人发冠的材质、用途及古代女子梳妆顺序,并通过现场展示古代上妆流程和发饰佩戴,让同学们参与趣味互动体验。活动以 " 时光机器 " 为创意,带领青少年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实践环节,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了螺钿镶嵌技艺,将贝壳碎片镶嵌成独特图案,沉浸式体验非遗创作的乐趣。此次课程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到非遗螺钿工艺,增强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在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中,为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14:00," 大明衣冠,锦绣华章 " 汉服快闪活动惊艳亮相。身着明代华美汉服的参与者在博物馆庭院翩翩起舞,步摇、璎珞、马面裙等传统服饰细节尽显明代服饰的精致与华美,成为一道穿越时空的亮丽风景线。此次快闪以现代形式展现明朝汉服之美,让观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鲜活生命力。
活动中,参赛者还可自由选择剪纸、风筝、泥塑、竹编灯笼等传统技艺进行创作。其中,剪纸作品要求以 " 兰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 " 为主题,融合汉服纹样;泥塑组则需以 " 明代市井生活 " 为蓝本,展现古代工匠的市井智慧。
现场还设置非遗传承人指导区,由非遗传承人现场传授 " 螺钿镶嵌 "" 刻葫芦 " 等绝技,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非遗传承的匠心。馆内志愿者还为优胜者发放了古风团扇、香囊等精美礼品。而广大游客则在游戏中切身体验古人的娱乐智慧,也为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广泛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院内 " 大明风华 · 古风集市 " 更是热闹非凡,展示了蕴含中式美学的非遗作品、奇思妙想的文创手作,现场还特设了 " 明代钱币 " 机制体验,为古风集市活动增添了更多趣味。
活动期间,兰州知名博主马欢化身 " 肃王妃 ",与 " 明代雅士 " 带领参与者畅游白衣寺,通过古风游园会形式欣赏兰州市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游园结合探宝、雅集与市集,参与者在白衣寺塔前重温明代盛景,体味千年古韵;同时,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螺钿、剪纸等技艺,让观众零距离感受传统技艺魅力。
古风集市好玩、好逛、好拍,定格了独有的中式浪漫。院内游戏区,开展了 " 趣味投壶 " 和陀螺等游戏,参与者全神贯注,瞄准壶口,将手中的箭一一投出。现场气氛热烈,大家时不时为参与者的精彩表现鼓掌喝彩。投壶完成后,馆内志愿者为观众发放了兰州市博物馆精美礼品。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